作為一個又菜又愛玩的肉鴿牌佬,其實當年小小的貼紙對老子也是做過夢的,當初在學校門口小賣部抽大概率盜版的對碰的牌游戲王與奧特曼卡牌時,我非??释麚碛幸惶讓儆谧约旱母每?。當然,試玩在作業(yè)本上畫出來的肉鴿獵奇圖案沒有被小伙伴們認可。
我那至今沒能成真的遺憾,被來自芬蘭的對碰的牌Utu Studios所慰藉。
市面上有各種各樣制作精良的更好肉鴿卡牌游戲,布局獨特、試玩流派豐富如《怪物火車》,肉鴿劇情精彩、貼紙對玩法風趣如《邪惡冥刻》,對碰的牌經典耐玩、更好自成體系如《殺戮尖塔》。試玩Utu Studios帶來的這款《我的牌更好!》卻不同于前面提到的任何一種,甚至不同于我所玩過的任何一種。
很多玩家在體驗過試玩版后會評價這款游戲為“胡來”。這個評價相當準確,也正是因為它的“胡來”才導致我在試玩過后直接上癮。
游戲中玩家會扮演一個小朋友,帶著自己用貼紙DIY的卡牌與其他小朋友進行PK,努力成為游戲場上最酷的孩子。
DIY這一步就是游戲最“胡來”的部分。玩家可以在每一天的日程結束后,根據(jù)自己新得到的貼紙,重新DIY任何一張卡牌,并且每天都會在制作環(huán)節(jié)固定得到一張空白卡牌。
大多數(shù)貼紙都需要讓卡牌增加一個糖果的消耗,目前卡牌并沒有貼貼紙的上限,至少我貼到十張貼紙的時候也還能再往上塞。不同的貼紙有著不同效果,Demo中有五種不同體系的貼紙,個人認為有一些體系可以相互串聯(lián)搭配使用來度過卡組的前期卡手階段。
就比如我最喜歡的載具卡組,載具卡組主要依靠抽牌和棄牌的效果來獲得勝利,這套卡組的致命問題就是手上擁有足夠的棄牌數(shù)之前,沒有任何作用。在這個時候因為手上的音樂貼紙足夠多,我嘗試在一張牌上塞滿音樂貼紙的連鎖效果。
當我發(fā)現(xiàn)卡牌長得像小票的時候,這張牌無論如何我都不能舍棄了!
高自由度的卡組構建并不會讓游戲變得完全沒有難度,恰恰是因為極高的自由度才讓游戲的難度變得更為恰當。
至于每一張卡都是自己需要的,所以卡組成型后一張不加一張不減?在《我的牌更好!》中你想都不要想,每天固定納入的一張空白卡逼迫玩家必須不斷精進卡組。甚至,只能帶著空白卡上場。
空卡太多就花錢銷毀?這也不行,現(xiàn)在游戲中只有回收處可以銷毀卡牌。問題在于,銷毀處是在玩家的卡牌中隨機抽取一部分,只能在被抽取的卡牌中才有機會銷毀。抽不到廢卡和空卡的話,實在不行場上直接印卡吧,當然這不行。
雖然卡組構建需要一些腦細胞,但還好多樣化的貼紙與自由搭配卡牌效果,不會讓玩家產生例如:“這把沒得玩”的想法。
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怎么擁有屬于自己的卡組了,那么要怎樣和伙伴們比拼呢?在《我的牌更好!》中,我們不會看到召喚物的廝殺,也沒有炫酷魔法的特效,游戲中有兩個最重要的指示物:前面提到的糖果,和接下來要說到的星星。
游戲中一些卡牌的效果會帶來星星,目前每一場比拼玩家都是后手角色,所以在每一回合玩家結束操作后,雙方的星星數(shù)量將進行等數(shù)抵消,倘若任何一方有多余的星星,那么就會化為己方增長的人氣值數(shù)。
當獲得和對方原本人氣值一樣的積分時,就迎來了勝利。
這里有一個非常戳我的點,這款堪稱牌佬童年夢(好吧,僅代表本人)的游戲中,無論是玩家還是對方打出有效果的牌時,另一方的小人都會表現(xiàn)出佩服的姿態(tài)。
誰懂,這就像反派看到童年回憶愣住的感覺,我個人相當喜歡。
這時候有同學要說了,這款游戲確實很萌,可是除了瘋狂疊效果好像就沒有別的變強方式了——有的,當然有的。Demo中的貼紙在贏得第二周勝利后會開放全息貼紙,更炫彩的貼紙搭配更強的效果。
還有貼紙圖鑒來滿足收集癖的胃口。
Demo目前只開放了兩周的游戲進度與五套基礎卡牌,雖說我對游戲愛得真切,但是依舊期待能夠加入更多刪除廢卡的機會,因為我菜。
目前《我的牌更好!》還沒有公布發(fā)售時間,喜歡的玩家可以和我一起在試玩版中當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