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鳥巢”向北兩公里,一帶一路有一座氣勢恢宏的進行進建精神建筑,這就是時走設重“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工程——亞投行總部辦公大樓C標段項目(簡稱“亞投行總部辦公大樓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永久辦公場所。點工大樓代誰能想到,程亞項目建設者是投行一群平均年齡僅有29歲的年輕人。
在五四運動100周年到來之際,總部中國第二次來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間。項目新這一“巧合”,拼搏不禁讓人們把目光投向“一帶一路”的一帶一路青年建設者。
4月23日,進行進建精神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組織的時走設重“新時代Young 起來!”五四主題央企工地采訪活動走進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承建的點工大樓代亞投行總部辦公大樓項目,追尋中建青年立足平凡崗位、程亞忘我揮灑汗水的投行奮斗足跡。見證中建青年矢志奮斗、為夢想奔跑的時代風采。活動得到了新華社、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中新社、中國搜索、國資委網(wǎng)站等多家媒體報道。
“中國建設者用拼搏奮斗精神,建造了一座座雄踞于國內、屹立于海外的建筑杰作?!眹Y委新聞中心副主任張義豪說,“亞投行總部建設的卓有成效,從側面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人的智慧與精神,驗證了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的科學性與正確性,中國越來越接近世界舞臺中央?!?/p>
從夯基筑臺到立柱架梁
2017年4月5日,剛過完30歲生日的中建八局亞投行總部辦公大樓項目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任合仕,來到項目現(xiàn)場,擺在他和他的團隊面前的是一項又一項艱難挑戰(zhàn):17天內完成臨建工程施工;用不足鳥巢1/4 的時間建設完成2倍于鳥巢噸位的鋼結構安裝;超大跨度魚腹式張弦梁現(xiàn)場拼接及高精度吊裝;使用懸掛腳手架作為大跨度采光頂屋蓋體系施工平臺;爭創(chuàng)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美國LEED鉑金認證、綠色建筑三星級認證等。
“第一天就開始打攻堅戰(zhàn)”,為了給主體結構施工贏得更多時間,當時上級的要求是,“如果不能在6月20日率先打好第一塊基礎底板,項目全體下課!”“當時底板一個流水段約有2000平方米,2.5米厚?!边@樣的體量、時間和現(xiàn)場狀況,對任合仕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任合仕即刻進入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狀態(tài)。從生產協(xié)調到鋼筋綁扎,從物料準備到防水處理,在任合仕的帶領下,這個年輕的團隊用挑戰(zhàn)的沖勁、超前的思維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力量,在2017年6月17日完成了第一塊基礎底板的澆筑,比預計時間還提前了3天。
“事實證明,任何事不到最后一步,都不要輕易言敗,只要心中有信念,真干苦干,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任合仕說。亞投行總部辦公大樓項目是全鋼結構,項目整體鋼結構用量11萬噸,相當于“鳥巢”的2倍。C標段的鋼結構吊裝量3.7萬噸,在整個北京地區(qū),這樣的體量并不多見??墒?,留給任合仕的時間只有三個月。
鋼結構施工恰逢盛夏,作業(yè)面溫度常常在40℃以上。任合仕每天在現(xiàn)場盯進度、盯質量、盯安全,構件設計糾偏、加工排產布置、焊接工藝優(yōu)化、現(xiàn)場吊次分析、物料進場輾轉騰挪……一走進現(xiàn)場他的腳步就停不下來。協(xié)調會、設計會、生產會、方案討論會……這支年輕團隊與經驗老道的工友師傅們不斷磨合、熟悉,項目鋼筋鐵骨就這樣逐漸挺立起來。
2017年11月20日,隨著最后一根鋼梁吊裝完成,C 標段比計劃工期提前40天主體結構封頂。這一刻,讓任合仕心潮澎湃:“72天!3.7萬噸鋼結構!這個龐然大物的崛起,是兄弟們用堅持、奉獻、無私共同托起的?!?/p>
創(chuàng)新成果推動優(yōu)質履約
“傳統(tǒng)的腳手架是從下往上搭建,但經過創(chuàng)新,改為從上往下搭建,改變了架體結構形式,將本來需要60米高的滿堂架改為3米高的吊掛架,成功解決了首層樓板對架體承載力不足的難題?!?1歲的項目總工劉瑞軍每每談到創(chuàng)新使用吊掛腳手架裝修大跨度采光頂幕墻時都神情飛揚。
他口中的“幕墻玻璃”,是亞投行總部辦公大樓中庭的外立面,高度有60米,看上去就像是“水晶外套”,是項目外觀的一大亮點。這個部位的玻璃龍骨原設計是吊掛在46米跨度的柔性鋼連橋上,玻璃總重超過1400噸,為了解決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現(xiàn)的柔性連橋的大幅上下顫動引起的玻璃爆片問題,劉瑞軍與工程總設計及幕墻專業(yè)設計多次探討,最終創(chuàng)新提出了讓立柱落地,由吊掛改為底部支撐的形式。常規(guī)的幕墻設計都是吊掛形式,而劉瑞軍和項目設計團隊提出的是底部支撐,配合水平拉桿保證水平位移。這項創(chuàng)新不僅實現(xiàn)了玻璃幕墻成功安裝,而且達到了安裝誤差小于1 毫米的完美“合縫”。
隨著施工的不斷推進,項目緊盯工藝、工序、節(jié)點進行通盤科技策劃,先后形成國家專利36項,論文8篇,工法4項,質量管理成果10項。眾多科技成果不僅為工程又好又快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而且為類似工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先進的施工工藝引來多國交流團觀摩學習。
精益求精打造百年工程
亞投行總部辦公大樓項目室內溫濕度及空氣品質控制是巨大的技術挑戰(zhàn)。一般建筑物的冷卻塔都在屋頂,而這個項目屋頂為透光的玻璃幕墻。為保障樓體安靜,冷卻塔要置于地下,同時還要兼顧空間、散熱、噪音等因素。為了保證偌大的流通空間內高品質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保證大跨度辦公空間對鋼結構設計的精細化要求,年僅27歲的項目工程部經理田昆,年僅26歲的項目機電主管李潤澤帶著團隊做了大量的模擬實驗,工作到深夜甚至幾天連軸轉只為施工效果精益求精。他們說,“亞投行是世界矚目的百年工程,一定要在這里留下我們青年人的奮斗印記,要在這里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p>
安全是工程建設的底線。年僅31歲但看起來格外老成的項目安全總監(jiān)歐陽歡是1000多名工友師傅們最熟悉的管理人員之一。他通過工人進場流程標準化、安全教育多樣化、安全檢查制度化、安全演練常態(tài)化、責任區(qū)域網(wǎng)格化、危險源辨識全員化,實現(xiàn)了安全設施標準化、后勤物業(yè)管理化、行為安全激勵正向化,使項目安全管理各項指標受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項目獲評北京市綠色安全樣板工地、全國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
一個個看似普通的故事背后,折射著青年建設者的時代心聲。無數(shù)中建青年用智慧與汗水,把個人的發(fā)展融入到新時代畫卷中。新時代的五四精神是拼搏,中建青年有信心打造出更多載入史冊的建筑奇跡,讓青春無悔,讓盛世如愿。(中建八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