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平方米的川德展陳面積、近600件首次展出的陽星文物……日前,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在四川廣漢市落成使用,堆博向觀眾展示最新出土文物、物館研究成果和科技手段,新館讓人們領略輝煌燦爛的落成古蜀文明,感受中華文明的使用多元一體和源遠流長。
1986年和2020年,川德三星堆遺址連續(xù)啟動兩次共8座祭祀坑的陽星發(fā)掘,出土文物近兩萬件。堆博三星堆遺址代表了數(shù)千年前的物館古蜀文明面貌和發(fā)展水平,是新館同時期長江流域文化內(nèi)涵最豐富、面積最大的落成都城遺址。
站在廣場一角,使用就能盡覽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的川德全貌——流暢蜿蜒的石材墻面、超大透亮的青銅眼、傾斜而下的種植屋面……登高俯瞰,新館由3個起伏相連、相互堆疊的弧形建筑構成,“堆列三星”,再現(xiàn)古城墻“三星伴月”。玻璃幕墻和青銅遮陽板組合而成的外立面與天然花崗石堆砌而成的堆體,形成了三星堆標志性的“古蜀之眼”。
與老館相比,新館面積更大,展陳面積達2.2萬平方米,展出各類文物共1500余件(套),其中有近600件文物為首次與觀眾見面,包括新出土文物300余件。